.

药物分类记忆汇总和药物结构的重要考点,好

导语执业药师考试涉及知识点范围很广,如何对各类知识点分类记忆,今天小编就分享一篇关于不同功能的药物分类,供大家参考学习!

调节脂药

1.调血脂药的作用机制及代表药物

(1)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他汀类,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主要临床应用:

①高胆固醇血症

②动脉粥样硬化

③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防治

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作用最强的药物

(2)贝丁酸类:吉非贝齐、非诺贝特、苯扎贝特

适应症:高TG血症和以高TG为主的混合高脂血症

(3)烟酸类——升高HDL-ch作用最强

代表药物:烟酸、阿昔莫司

(4)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减少胆固醇小肠部位的吸收,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和肝脏胆固醇储量。

代表药物:依折麦布

2.调血脂药的使用注意

(1)他汀类、贝丁酸类、烟酸类不可联合使用,可能增加横纹肌溶解的风险以及肝脏毒性

(2)依折麦布与他汀类药物作用机制互补,联合应用降低胆固醇效果增强

(3)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的药物选择

①高胆固醇血症:他汀类

②高三酰甘油血症:非诺贝特

溶栓药

溶栓药的作用机制及代表药物

(1)尿激酶:新产生的血栓效果好

(2)链激酶

(3)阿替普酶、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首选

(4)溶栓治疗应尽早用药:阿替普酶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时间窗为3h;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时间窗为6h。

抗血小板药

抗血小板药的作用机制及代表药物

(1)环氧酶抑制剂:阿司匹林

抑制环氧酶,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对血栓素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对ADP或肾上腺素诱导的II相聚集也有阻断作用。

①不稳定心绞痛、缺血性脑卒中,TIA,应尽快给予阿司匹林,每日-mg

②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二级预防,每日75mg

③10年心血管风险大于10%的人群的一级预防,每日75mg

(2)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阻断剂

氯吡格雷、噻氯吡啶:对内源性ADP释放诱导的血小板I相和II相聚集均有特异的强力抑制作用

氯吡格雷可能导致胃溃疡,合用抑酸剂可以抵消,但奥美拉唑可能通过抑制肝药酶CYP2C19,抑制氯吡格雷转变成活性代谢产物,阻碍其发挥心血管保护的作用。必要时可以选用H2受体阻断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不可以用西咪替丁);或者改用对肝药酶CYP2C19影响较小的雷贝拉唑。

(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双嘧达莫

(4)整合素受体阻断剂:替罗非班

抗贫血药

1.不同类型贫血的治疗方案

(1)缺铁性贫血:铁剂(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蔗糖铁)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

(3)肾性贫血、肿瘤化疗所致贫血、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早产儿贫血:重组人促红素

2.各类抗贫血药的作用特点

(1)二价铁容易吸收;胃酸缺乏者,宜与稀盐酸同服,促进解离;维生素C促进铁转变为二价铁,促进吸收,服用铁剂宜同时并用维生素C

(2)巨幼红细胞贫血需要明确诊断(缺乏维生素B12还是叶酸)

(3)服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后宜补钾

抗贫血药

1.升白药的代表药物

兴奋骨髓造血功能药:肌酐、利可君(利血生)、腺嘌呤、小檗胺,主要用于造血功能不足者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非格司亭,多用于肿瘤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沙格司亭,多用于非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骨髓移植后促进定位。

2.可能使粒细胞减少的药品

磺胺类、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抗甲状腺药、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H2受体阻断剂和质子泵抑制剂

利尿剂

利尿剂的分类、作用机制及代表药物

(1)袢利尿剂: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的Na-K-2Cl同向转运子,抑制其活性。属于速效利尿剂。

代表药物:呋塞米、依他尼酸、托拉塞米、布美他尼

(2)噻嗪类利尿剂:直接抑制远曲小管初段腔壁上的Na-Cl共同转运子,抑制NaCl的重吸收,属于中效利尿剂。

代表药物:氢氯噻嗪、吲达帕胺

(3)留钾利尿剂:

作用部位位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前者阻断醛固酮受体,发挥保钾排钠的作用;后者抑制了Na+-K+交换。属于低效利尿剂。

代表药物

1.醛固酮受体阻断剂:螺内酯

2.肾小管上皮细胞Na+通道阻滞剂:氨苯蝶啶、阿米洛利(作用最强)

(4)碳酸酐酶抑制剂:作用于近曲小管,抑制近曲小管的碳酸酐酶,使H+生成减少,H+-Na+交换减少,Na+重吸收减少,产生利尿作用。代表药物:乙酰唑胺

促凝血药

促凝血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1)促凝血因子合成药:维生素K1

维生素K1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II,VII,IX,X所必须的物质,缺乏维生素K1,会引起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2)促凝血因子活性药:酚磺乙胺

促进血小板凝集,使毛细血管收缩,出血和凝血时间缩短,达到止血效果。

(3)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环酸、氨基己酸

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与纤溶酶结合,抑制纤维蛋白凝块的裂解,产生止血效果;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对慢性渗血效果显著。

(4)影响血管通透性药:卡巴克络

(5)蛇毒血凝酶:促进血管破损部位的血小板聚集

(6)鱼精蛋白:特异性拮抗肝素的抗凝作用。

抗凝血药

1.抗凝血药的作用机制及代表药物

(1)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与维生素K结构类似,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致凝血因子II、VII、IX和X的γ-羧化作用产生障碍,抑制血液凝固。

口服有效,作用持久,但是起效缓慢难易应急,不易控制,在体外无抗凝作用。

(2)肝素与低分子肝素

起效迅速,凝血功能恢复快,体外有抗凝作用,是对抗血栓的首选。

低分子肝素相比较肝素有以下特点:

①皮下注射吸收较高

②生物利用度高

③作用更持久

(3)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

(4)凝血因子X抑制剂

间接抑制剂:磺达肝癸钠和依达肝素

直接抑制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和贝替沙班

2.华法林的用药注意

(1)男性服用之后增加骨折危险,女性无相关危险

(2)妊娠期妇女禁用,可致流产和死胎

(3)非甾体抗炎药、红霉素、氯霉素可增强本品抗凝作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可降低本品的作用

(4)本品起效缓慢,初始治疗宜联用肝素

(5)华法林过量宜用维生素K1解救

3.肝素、依诺肝素的临床应用与使用注意

(1)用于防治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

(3)肝素口服无效,不可肌注,可采用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和深部皮下注射

(3)肝素过量采用静脉注射鱼精蛋白解救

(一)药物结构与官能团

1、药物的主要结构骨架与药效团

药物=母核+药效团(一类药物母核可能不同,但是均含有相同的药效团或者在体内代谢后能生成药效团)例如他汀类药物。

2、药物的典型官能团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官能团对生物活性影响举例烃基改变溶解度、解离度、分配系数,位阻↑,稳定性↑环戊巴比妥引入甲基→海索比妥,不易解离卤素影响电荷分布、脂溶性及作用时间安定作用:氟奋乃静>奋乃静羟基增强与受体结合力,水溶性↑,改变活性①脂肪链上:活性和毒性下降②芳环上:酸性、活性和毒性增强③酰化/酯化/成醚:活性降低巯基形成氢键能力比羟基低,但脂溶性高,更易吸收解毒药:与重金属形成不溶性硫醇盐醚和硫醚醚类在脂-水交界处定向排布,易通过生物膜不同点:硫醚类可氧化成亚砜或砜,极性↑磺酸、羧酸和酯磺酸基——水溶性解离度↑,不易吸收,仅有磺酸基一般无活性羧酸成酯:脂溶性↑,易吸收羧酸——水溶性解离度较磺酸小酯类前药:增加吸收,减少刺激酰胺增强与受体的结合能力因为:构成受体或酶的蛋白质和多肽结构中含有大量的酰胺键胺类N上未共用电子:碱性、氢键接受体(与多种受体结合)

①活性:伯胺>仲胺

>②季铵:作用强,水溶性大,难透过生物膜,无中枢作用

(二)药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

1、药物化学结构对药物转运、转运体的影响

许多组织的生物膜存在特殊的转运蛋白,系统介导药物跨膜转运,称为转运体。许多药物已被证明是转运体的底物或抑制剂。可通过结构修饰增加转运体对药物的转运,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

例:阿昔洛韦+L-缬氨酸——伐昔洛韦(小肠上皮细胞转运体PEPT1底物),增加其吸收——进入体内后水解为三磷酸阿昔洛韦发挥药效。

2、药物化学结构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1)对细胞色素P的作用

细胞色素P是主要的药物代谢酶,有很多亚型,但CYP3A4最多,约占总量的50%。

类型

作用

代表药

可逆性抑制剂

可逆性地抑制细胞色素P

酮康唑

不可逆性抑制剂

不可逆地抑制细胞色素P

异烟肼

类不可逆抑制剂

最终结果是不可逆的抑制作用,但是起效时间比较缓慢

地尔硫(艹卓)、丙咪嗪、尼卡地平

诱导剂

细胞色素P活性增强

乙醇

(2)对心脏快速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hERG)的影响

许多药理作用各异、化学结构多样的药物对hERGK+通道具有抑制作用,可进一步引起Q-T间期延长,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产生心脏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主要为心脏用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和强心药。

3、药物与作用靶标结合的化学本质:药物+生物大分子

键合类型

典型药物

共价键(不可逆)

化学治疗药物

非共价键(可逆)

氢键

最常见的非共价键形式

离子-偶极和偶极-偶极

羰基化合物

电荷转移复合物

氯喹

疏水性相互作用

药物非极性部分与生物大分子非极性部分相互作用

范德华引力

非极性分子中的暂时不对称电荷分布

4、药物的手性特征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类型举例对映异构体之间具有等同的药理活性和强度普鲁帕酮、氟卡尼药理活性一样但是强弱不同氯苯那敏、萘普生一个有活性,一个没有甲基多巴(L)、氨己烯酸(S)产生相反的活性哌西那朵、考必利、依托唑啉产生不同的药理活性丙氧酚、奎宁一个有活性,一个有毒性氯胺酮、丙胺卡因

(三)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分为两相:

第I相生物转化,也称为药物的官能团化反应,是体内的酶对药物分子进行的氧化、还原、水解、羟基化等反应,在药物分子中引入或使药物分子暴露出极性基团。

第Ⅱ相生物结合,是将第I相中药物产生的极性基团与体内的内源性成分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甘氨酸或谷胱甘肽,经共价键结合。

药物结构与第I相生物转化的规律

结构特征生物转化规律含芳环的药物氧化代谢成环氧化合物然后重排生成酚含烯烃和炔烃的药物生成环氧化合物后重排成酚;端炔生成烯酮中间体水解成羧酸,非端基炔烃发生N-烷基化反应。含饱和碳原子的药物末端碳和倒数第二个碳、支链碳上发生羟基化。含卤素的药物氧化脱卤素胺类药物N-脱烷基化和脱氨反应;N-氧化反应醚类药物O-脱烷基化反应,生成醇和酚以及羰基化合物醇类氧化成羰基化合物酮类生成仲醇硫醚S-脱烷基和S-氧化反应。含硫羰基化合物S氧化成氧亚砜类药物氧化成砜或还原成硫醚含硝基的药物还原成胺酯和酰胺水解成酸、醇或胺

赞赏

长按







































贵州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yslw.net/zztx/631270.html